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扁平足的症状是什么

2025.07.23 08:37

扁平足的症状是足弓塌陷导致行走时足部疼痛、长时间站立或运动后疲劳感加重、足部内侧肿胀或发红、步态异常如外八字行走、伴随膝关节或腰部不适。具体分析如下:

1.足弓塌陷导致行走时足部疼痛:扁平足最典型的表现为足弓消失,足底接触地面面积增大。行走时足部韧带和肌肉过度牵拉,引发足底或足内侧持续性钝痛,尤其在负重活动后加剧。疼痛多集中于足舟骨下方或跟骨内侧,严重时可能放射至踝关节。

2.长时间站立或运动后疲劳感加重:由于足弓缓冲功能减弱,足部肌肉需代偿性过度收缩以维持稳定。长时间负荷会导致足部酸胀、沉重感,甚至小腿肌肉酸痛。症状在夜间休息后可能缓解,但反复活动后再次出现。

3.足部内侧肿胀或发红:足弓塌陷使内侧足弓区域压力增加,局部软组织反复摩擦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足内侧如舟骨结节周围皮肤发红、皮温升高,伴随按压痛。严重者可出现腱鞘炎或滑囊增生。

4.步态异常如外八字行走:扁平足患者常通过外旋下肢减轻足内侧压力,形成外八字步态。长期异常步态可能导致足部外侧胼胝形成,甚至影响髋关节稳定性。儿童患者还可能表现为行走时足部内翻或拖步。

5.伴随膝关节或腰部不适:足弓功能丧失会改变下肢力线,导致膝关节内侧压力增大,引发疼痛或弹响。部分患者因代偿性骨盆前倾,出现腰部肌肉紧张或酸痛,尤其在久站或长距离行走后明显。

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评估足部结构及功能,避免穿硬底鞋或过度负重活动。定制矫形鞋垫可能改善足弓支撑,严重者需结合康复训练或医学干预。症状持续加重应就医排查是否合并肌腱损伤或关节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