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得了乙肝要怎么办

2025.09.25 16:46

得了乙肝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乙肝属于慢性疾病,目前虽无法完全根治,但通过科学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降低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风险。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配合生活方式调整。

确诊乙肝后应尽快到感染科或肝病专科就诊,完善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超声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评估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符合治疗指征者需长期服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一线抗病毒药物,这类药物能强效抑制病毒复制。治疗期间每3-6个月需复查肝功能、病毒载量等指标,评估疗效并监测耐药性。未达到治疗标准的携带者也要定期随访,警惕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需严格戒酒,避免加重肝脏负担;饮食宜清淡高蛋白,少食腌制食品;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日常接触不会传染。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性行为需采取防护措施。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感染最有效手段,家庭成员应检测抗体水平。特别注意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换药物,否则易导致病毒反弹甚至耐药。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加重时需立即就医。保持良好心态很重要,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获得与常人无异的生存质量和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