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胸椎手术有什么风险

2025.07.23 08:37

胸椎手术可能引发神经损伤导致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术后感染增加康复难度、内固定失败影响骨骼稳定性、硬脊膜撕裂引发脑脊液漏、邻近节段退变加速脊柱功能退化。具体分析如下:

1.神经损伤导致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胸椎区域紧邻脊髓和神经根,手术操作可能直接压迫或牵拉神经组织。椎弓根螺钉置入时若位置偏差,可能损伤神经根或脊髓。术中电凝止血过度也可能造成热损伤。术后可能出现下肢麻木、肌力下降甚至瘫痪,需结合影像学评估损伤程度。

2.术后感染增加康复难度:手术切口深达椎体,细菌可能侵入椎间隙或内固定材料。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风险更高。浅表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深部感染伴随持续发热和血象异常。严重感染需清创并延长抗生素使用周期,可能被迫取出内固定物。

3.内固定失败影响骨骼稳定性:骨质疏松患者螺钉易松动,术后过早负重可能导致钢板断裂。假关节形成时椎体未完全融合,出现异常活动引发疼痛。翻修手术需扩大固定范围,但二次手术会进一步破坏脊柱生物力学结构。定期复查X线可观察内固定位置变化。

4.硬脊膜撕裂引发脑脊液漏:剥离粘连组织或置入器械时可能划破硬脊膜。术中可见清亮脑脊液渗出,术后表现为低颅压头痛或切口渗液。多数通过卧床休息自愈,严重者需硬膜外血贴修补。持续漏液可能引发颅内感染或神经粘连。

5.邻近节段退变加速脊柱功能退化:固定节段丧失活动度后,相邻椎间盘和关节突负荷增加。长期应力集中导致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可能需二次手术扩展融合范围。动态固定技术可部分降低退变风险,但无法完全避免。

胸椎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保持正确体位,避免早期剧烈扭转或弯腰。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出现异常疼痛或发热及时复查。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钙质,戒烟以促进骨骼愈合。定期影像学检查评估融合情况,不可自行调整外固定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