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药秦艽性味归经功效作用及应用是什么

2025.09.02 16:43

秦艽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性微寒,味辛、苦,归胃、肝、胆经,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的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湿热黄疸、小儿疳积发热等症。

秦艽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主要作用于风湿痹证。其辛散苦泄,性质平和,能祛风湿、舒筋络,尤擅长缓解关节红肿热痛等湿热痹证,常与防己、知母等同用。对于风寒湿痹,多配伍羌活、独活等温性药物。秦艽能清肝胆湿热,治疗湿热黄疸,常与茵陈、栀子配伍。其退虚热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内热、骨蒸潮热,多与青蒿、鳖甲等滋阴清热药同用。,秦艽含有龙胆苦苷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保肝等作用,对风湿性关节炎、黄疸型肝炎等疾病有一定疗效。

使用秦艽需注意其性偏寒凉,脾胃虚寒或大便溏泄者慎用,以免加重症状。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孕妇及阴虚津伤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配伍。秦艽与西药联用时需谨慎,尤其避免与抗凝血药物同用,以防增加出血风险。药材质量以根粗、色棕黄、气味浓郁者为佳,贮藏时需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