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道插管治疗后疼痛

2025.07.24 17:15

尿道插管治疗后出现疼痛是较为常见的现象,通常与导管刺激、尿道黏膜损伤或感染有关。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表现为轻微不适,重者可能出现持续性灼痛或排尿困难。多数情况下,疼痛会随着时间缓解,但若伴随发热、血尿或分泌物增多,需警惕感染等并发症。

尿道插管操作过程中,导管与尿道摩擦可能导致黏膜损伤,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管留置期间,异物刺激或膀胱痉挛也会加重疼痛感。部分患者因导管型号不合适、插入手法不当或护理不到位,疼痛症状可能持续更久。尿路感染是常见诱因,细菌滋生会引发尿道红肿、灼热感。术后适当增加饮水、保持导管清洁、避免剧烈活动有助于减轻不适。若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原因。

尿道插管后需密切观察疼痛变化及伴随症状。日常护理中应避免牵拉导管,防止移位或二次损伤。清洁尿道口时使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减少感染风险。饮水不足可能导致尿液浓缩,刺激尿道,建议每日摄入2000ml以上水分。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服用解痉药或非甾体抗炎药,但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导管拔除后若仍有疼痛,需排除尿道狭窄或残余感染。长期留置导管者应定期更换,并监测尿液性状。任何异常情况均需及时与医疗团队沟通,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