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挫伤时间久了会骨坏死吗

2025.08.01 15:56

骨挫伤如果处理不当或恢复不良,确实有可能导致骨坏死。骨坏死通常是由于血液供应不足所引起的,长时间的骨挫伤可能会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增加骨坏死的风险。

在骨挫伤发生后,局部的软组织和骨组织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血管受损,血流减少。当血液供应不足时,骨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逐渐会导致骨细胞的死亡。尤其是在关节附近的骨头,血液供应相对较少,受伤后更容易出现坏死现象。骨挫伤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适当的休息,可能会导致骨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增加坏死的风险。对于一些高风险人群,例如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人,骨挫伤后更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骨骼的健康状况。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骨骼健康至关重要。首先,避免剧烈运动和不当的负重,以减少骨挫伤的发生。其次,若发生骨挫伤,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避免过早负重。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尤其是有骨质疏松或其他骨骼疾病的人群,更应关注骨骼的健康状况。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有助于增强骨骼的强度和韧性。适度的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骨骼的恢复能力,但应注意运动的方式和强度,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关注骨挫伤后的恢复过程,及时采取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骨坏死的风险,维护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