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35周早产儿该如何护理

2025.09.08 17:11

35周早产儿需注重保暖维持体温稳定、加强喂养保证营养摄入、预防感染严格消毒隔离、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促进发育进行适度抚触刺激。具体分析如下:

1.保暖维持体温稳定:早产儿皮下脂肪薄,体温调节能力差,需将环境温度维持在24-26℃,湿度55%-65%。使用暖箱或辐射台时,根据体重调节温度,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体温应保持在36.5-37.3℃,每小时监测一次,避免低体温导致代谢紊乱或高体温增加耗氧量。

2.加强喂养保证营养摄入:优先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时选择早产儿配方奶。喂养量从每次5-10mL开始,每2-3小时一次,逐渐增加。吸吮力弱者用鼻胃管喂养,避免呛奶。每日记录出入量,监测体重增长,目标为每日增加10-30克。

3.预防感染严格消毒隔离:早产儿免疫力低下,接触前后需严格洗手,用具单独消毒。病房每日紫外线消毒,避免探视。皮肤护理用温水轻柔清洁,脐部用75%酒精消毒至脱落。发现皮肤红肿、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迹象及时处理。

4.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持续监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正常值为120-160次/分,呼吸40-60次/分。出现呼吸暂停、发绀或血氧低于90%时立即处理。每日测量头围、腹围,观察黄疸程度,异常时检查胆红素水平。

5.促进发育进行适度抚触刺激:每日进行10-15分钟抚触,动作轻柔,从四肢向躯干按摩。避免过度刺激,抚触后观察是否出现呼吸急促或青紫。引入黑白卡、摇铃等感官刺激,每次不超过5分钟,逐步延长清醒时间。

早产儿出院后需定期随访,矫正月龄评估生长发育。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接种疫苗按矫正月龄进行。发现喂养困难、反应迟钝等异常及时就医,不可自行调整喂养方案或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