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关键性的治疗措施

2025.03.07 20:05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关键性的治疗措施包括尽快恢复心肌血液供应、使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控制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荷、预防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尽快恢复心肌血液供应:急性心肌梗死的核心问题是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因此首要任务是尽快恢复心肌血液供应。可通过溶栓治疗或急诊介入手术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来实现。时间就是心肌,越早开通血管,挽救的心肌越多,预后越好。溶栓治疗需在发病12小时内进行,急诊介入手术则可在24小时内实施。

2.使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抗凝药物如肝素可预防新的血栓形成。这些药物需尽早使用,并持续一段时间,以降低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出血风险,及时调整剂量。

3.控制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常并发各种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需持续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需立即电复律或除颤。缓慢性心律失常可给予阿托品或临时起搏治疗。β受体阻滞剂可预防和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4.减轻心脏负荷: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脏功能受损,需采取措施减轻心脏负荷。硝酸酯类药物可扩张静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利尿剂可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负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扩张动脉,降低心脏后负荷。这些药物需根据病情谨慎使用,避免过度降低血压。

5.预防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可并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等严重并发症。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对于心力衰竭,可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心源性休克需积极扩容、升压,必要时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心脏破裂需紧急手术修补。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救治。除上述治疗措施外,还需给予吸氧、镇痛、镇静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体力活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持大便通畅。恢复期需进行心脏康复训练,改善心功能。长期坚持服用抗血小板、降脂、降压等药物,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再次发生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