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偏瘫导致肌肉萎缩怎么办

2025.08.11 14:18

偏瘫导致肌肉萎缩可通过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物理治疗改善血液循环、中医针灸刺激神经肌肉、营养支持增强肌力、心理干预缓解焦虑情绪。具体分析如下:

1.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偏瘫后肌肉萎缩需尽早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包括被动关节活动、主动抗阻运动及平衡协调练习。被动活动由专业人员辅助完成,预防关节僵硬;主动训练逐步增加强度,如握力球、脚踏车等,刺激肌肉收缩。结合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如穿衣、进食,提升实用性功能。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导致二次损伤。

2.物理治疗改善血液循环:采用热敷、电疗、超声波等物理手段缓解肌肉僵硬,促进局部代谢。热敷可扩张血管,加速营养物质输送;低频电疗刺激神经信号传导,延缓肌纤维退化。水疗利用浮力减轻肢体负重,便于开展低强度运动。物理治疗需定期调整方案,确保效果持续。

3.中医针灸刺激神经肌肉:选取足三里、合谷等穴位针刺,激发经络气血运行,调节患侧肌张力。艾灸温通经脉,改善局部微循环;推拿手法松解粘连组织,增强肌肉弹性。针灸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误伤敏感部位。

4.营养支持增强肌力: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豆制品,促进肌纤维修复;增加维生素B族摄入,维持神经传导功能。适量钙质预防骨质疏松,避免肌肉牵拉损伤。饮食需均衡搭配,少食多餐保证吸收效率。

5.心理干预缓解焦虑情绪:肌肉萎缩易引发抑郁情绪,需通过心理咨询、团体活动建立康复信心。家属应积极配合,营造正向氛围,减少患者因挫败感放弃治疗。

康复过程中需定期评估进展,调整方案;避免长时间卧床加重萎缩;注意患肢保暖防止痉挛;训练时穿戴护具保护关节;严格遵医嘱用药控制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