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房颤麻醉管理要点有哪些

2025.03.24 17:51

房颤麻醉管理要点包括术前评估与优化、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抗凝管理、麻醉药物选择、术后监护与并发症预防。具体分析如下:

1.术前评估与优化: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的心功能、房颤类型及持续时间,优化心功能状态,控制心室率,纠正电解质紊乱,尤其是钾和镁的水平,确保患者处于最佳手术状态。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进行相应的治疗调整,以减少手术风险。

2.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术中应密切监测心电图、血压、中心静脉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对于房颤患者,心室率的控制尤为重要,避免过快或过慢的心率影响心脏输出量。必要时可使用药物或电复律来维持稳定的心率。

3.抗凝管理:房颤患者常伴有血栓形成风险,术前需评估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并根据手术类型和出血风险调整抗凝方案。对于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需在术前适时停用抗凝药物,并在术后尽快恢复,以降低血栓栓塞和出血并发症的风险。

4.麻醉药物选择:麻醉药物的选择应考虑到房颤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心律失常或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优先选择对心脏影响较小的麻醉药物,如丙泊酚、瑞芬太尼等,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速度。

5.术后监护与并发症预防:术后需密切监护患者的心律、血压、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房颤复发或其他心律失常。对于术后疼痛管理,应选择对心脏影响较小的镇痛药物,避免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同时,注意预防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房颤患者的麻醉管理需要多学科协作,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确保手术安全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通过全面的术前评估、精细的术中管理和严密的术后监护,可以有效提高房颤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预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