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怎样确定克罗恩活动期

2025.02.23 12:28

克罗恩病活动期的确定可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疾病活动指数评估。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症状:临床症状是判断克罗恩病活动期的重要依据。处于活动期的患者往往会出现腹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绞痛或钝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腹泻也是常见症状,大便次数增多,可为糊状便,严重时可出现水样便。还可能伴有发热,体温可轻、中度升高,这是由于肠道炎症反应引起的全身性表现。另外,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因为肠道吸收功能受损,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以及炎症消耗共同作用的结果。

2.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在确定克罗恩病活动期有重要意义。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通常会升高。血沉增快反映了体内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升高提示炎症处于活动状态。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这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血清白蛋白水平可能降低,因为肠道炎症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消耗增加,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

3.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直接观察肠道病变情况的有效方法。在克罗恩病活动期,内镜下可见肠道黏膜呈现出多种特征性改变。例如,黏膜充血、水肿,这是炎症早期的表现,血管纹理变得模糊不清。还会出现溃疡,溃疡形态多样,可为阿弗他溃疡,即小而浅的溃疡,也可发展为纵行溃疡,与肠道纵轴平行。另外,黏膜呈鹅卵石样改变,这是由于黏膜下层炎症细胞浸润、水肿,使黏膜隆起和凹陷相间形成类似鹅卵石的外观,这些内镜下表现有助于判断疾病处于活动期。

4.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对确定克罗恩病活动期有很大帮助。在肠道造影检查中,如小肠造影或钡剂灌肠检查,活动期可发现肠道黏膜皱襞粗乱,肠壁增厚。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肠道病变情况,可见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增强扫描时增厚的肠壁可出现强化,这是由于炎症区域血管增多、通透性增加所致。还可发现肠壁周围的脂肪组织出现炎症改变,表现为脂肪密度增高、模糊,这些影像学特征提示克罗恩病处于活动期。

5.疾病活动指数评估:疾病活动指数评估是综合判断克罗恩病活动期的量化方法。例如,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通过对患者的腹痛、腹泻次数、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是否存在并发症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沉、血红蛋白水平等多因素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来判断疾病的活动程度,一般来说,分数越高,表明疾病活动度越高,当分数达到一定数值时,即可判定为活动期。这种评估方法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了解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判断克罗恩病活动期时,需要综合多因素进行考虑,不能仅凭单一指标做出判断。因为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可能某些指标不典型,而且不同检查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内镜检查虽然能直接观察肠道黏膜,但对于肠道深部或肠外病变可能无法全面评估;实验室检查指标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波动。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多种检查结果以及疾病活动指数评估等,全面、准确地判断克罗恩病是否处于活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