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腱鞘炎应该怎么治好

2025.09.15 22:25

腱鞘炎可通过休息制动减少局部活动、热敷或冷敷缓解炎症疼痛、药物镇痛消炎、局部封闭注射治疗、手术松解狭窄腱鞘等方式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制动减少局部活动:腱鞘炎急性期需立即停止引发疼痛的动作,必要时使用护具固定患处。过度摩擦会加重腱鞘水肿,制动能减少肌腱与鞘膜的机械刺激,促进鞘膜滑液分泌恢复正常。夜间可用夹板保持关节中立位,避免睡眠中无意识活动导致晨起疼痛加重。

2.热敷或冷敷缓解炎症疼痛:急性肿胀期选择冷敷收缩血管,每次15分钟降低组织代谢率;慢性期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温度不超过40℃以免烫伤。湿热敷效果优于干热敷,可配合中药熏洗,如红花、艾叶等具有活血散结作用的药材。

3.药物镇痛消炎: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疼痛,口服与外用凝胶联合使用效果更佳。严重疼痛可短期服用弱阿片类药物,但需警惕胃肠道副作用。中药膏药如跌打万花油能渗透皮肤缓解局部僵硬。

4.局部封闭注射治疗:将利多卡因与糖皮质激素混合注入腱鞘内,直接作用于炎症部位。注射后需保持24小时针孔干燥,避免感染。两次注射间隔至少3周,每年不超过3次,防止肌腱脆性增加。

5.手术松解狭窄腱鞘:保守治疗无效且出现弹响指或绞锁时,需切开腱鞘释放受压肌腱。术后48小时开始被动活动防止粘连,2周后逐步恢复抓握训练。微创手术切口小于1cm,疤痕增生风险较低。

治疗期间避免手指重复屈伸动作,如长时间使用手机或握持工具。饮食需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肥胖者减轻体重可降低关节负荷。若出现皮肤发红发热或脓性分泌物,提示可能合并感染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