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经期流血块是什么原因

2025.04.16 11:03

经期流血块可能与子宫内膜脱落不均匀、子宫收缩力不足、激素水平失衡、子宫结构异常、凝血功能异常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子宫内膜脱落不均匀: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时,若部分组织未能及时分解成液体状态,可能形成血块。这种情况通常与内膜厚度不均或局部炎症有关,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若伴随疼痛需警惕内膜病变。

2.子宫收缩力不足:子宫通过收缩帮助排出经血,若收缩力较弱,经血滞留时间延长易凝结成块。多见于产后或多次流产导致的子宫肌层损伤,也可能与缺乏运动或体质虚弱相关。

3.激素水平失衡: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调会影响内膜脱落速度,导致大块组织剥落。常见于青春期初潮、围绝经期或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需结合激素检查判断。

4.子宫结构异常: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或先天畸形可能改变宫腔形态,使经血排出受阻形成血块。此类情况常伴随经量增多、周期延长,需通过超声明确诊断。

5.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会导致经血凝固异常,形成较多血块。需排查血液系统疾病,如长期存在需进行凝血功能检测。

经期血块的出现需结合频率、伴随症状及个人病史综合评估。偶发少量血块多为生理性,但持续大量或伴随严重不适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病理因素。日常注意保暖、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子宫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