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疝要注意什么

2025.08.11 14:18

脑疝需密切监测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缺氧、控制颅内压防止病情恶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稳定内环境、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增加腹压。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脑疝发生时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或瞳孔不等大,需及时观察并记录变化情况。意识状态分为清醒、嗜睡、昏睡和昏迷等不同程度,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异常提示脑干受压。医护人员需每小时评估一次,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缺氧:脑疝患者常因意识障碍导致舌后坠或分泌物阻塞气道,需侧卧位防止误吸。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确保氧合充足。缺氧会加重脑水肿,进一步升高颅内压,因此血氧饱和度需维持在95%以上。

3.控制颅内压防止病情恶化:抬高床头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使用脱水药物如甘露醇或呋塞米减轻脑水肿,但需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避免过度通气导致脑血管收缩,维持二氧化碳分压在正常范围。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稳定内环境:脑疝患者易出现尿崩症或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需严格记录出入量。钠离子紊乱可能诱发或加重脑水肿,血钠浓度需控制在135-145mmol/L。输液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5.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增加腹压:腹压骤升可通过椎管内静脉丛传递至颅内,诱发脑疝加重。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或止咳药物,保持大便通畅。操作时动作轻柔,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出现脑疝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处理。家属需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检查与治疗,避免情绪激动影响患者。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得随意调整剂量或停药。康复阶段需定期复查,观察有无后遗症。饮食以低盐、易消化为主,逐步恢复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