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儿大便困难应该怎么办

2025.08.22 16:42

婴儿大便困难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增加水分摄入、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使用温水刺激肛门周围肌肉、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喂养方式增加水分摄入:母乳喂养的婴儿需确保母亲饮食清淡多饮水,避免自身水分不足影响乳汁质量。配方奶喂养应按比例冲泡,两次喂奶间可喂少量温水。已添加辅食的婴儿可增加梨汁、苹果汁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饮品,软化大便的同时补充体液。水分不足会导致肠道内粪便干结,增加排便阻力。

2.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以婴儿肚脐为中心,手掌顺时针方向轻柔打圈按摩,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2-3次。按摩力度需均匀温和,避开进食后1小时内操作。肠道受到适度压力刺激可加速蠕动,帮助粪便向直肠移动。按摩时配合屈腿动作效果更佳,如将婴儿双腿向腹部轻压再放松。

3.使用温水刺激肛门周围肌肉:将棉柔巾浸入40℃左右温水后拧半干,轻轻按压肛门周围皮肤,或使用无菌棉签蘸温水旋转触碰肛周。温热刺激能使局部肌肉松弛,反射性引发排便反应。操作时动作需轻柔,避免损伤黏膜。此方法适用于已出现明显便意但排出受阻的情况。

4.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选择婴儿专用双歧杆菌或乳杆菌制剂,按推荐剂量混入温水或奶液中服用。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导致消化功能减弱,补充有益菌可优化发酵过程,使粪便质地松软。持续补充1-2周效果较明显,需与抗生素等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

5.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药物:若上述方法无效且排便间隔超过5天,需就医排除器质性问题。医生可能开具乳果糖等渗透性泻剂,通过保留肠道水分软化粪便。严禁自行使用开塞露或肥皂条,避免造成依赖或黏膜损伤。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排便性状变化。

出现排便困难时避免强迫婴儿长时间坐便盆,以免产生抗拒心理。持续3天未排便或伴随哭闹、腹胀、血便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记录排便频率和性状,为医生判断提供依据。衣物包裹过紧可能压迫腹部,建议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