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生完孩子开始尿床

2025.07.28 15:37

产后出现尿床现象属于压力性尿尿失禁的一种表现,与妊娠分娩过程中盆底肌损伤或神经功能暂时失调有关。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产后尿失禁,多因孕期子宫增大压迫膀胱、分娩时盆底肌肉拉伸或神经损伤导致控尿能力下降。约30%-50%的产妇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多数在产后6个月内逐渐恢复,但部分情况需医学干预。

妊娠和分娩对盆底结构的改变是主要原因。孕期激素变化使韧带松弛,胎儿重量长期压迫盆底肌,导致肌肉弹性下降。阴道分娩时,胎头通过产道可能直接损伤盆底神经肌肉,尤其急产、器械助产或胎儿过大时更易发生。剖宫产虽避免产道损伤,但孕期压迫仍可能造成膀胱颈位置下移。产后膀胱敏感度降低、咳嗽等腹压增加动作都可能导致漏尿。若伴随尿频、尿急或排尿疼痛,需排除尿路感染或膀胱过度活动症。

出现症状后应避免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防止加重盆底负担。凯格尔运动是有效的自主康复方式,通过有节奏收缩肛门和阴道肌肉增强控尿能力。每日坚持3组、每组15次收缩,持续6-8周可见改善。摄入足量纤维素预防便秘,减少腹压升高。若症状持续超过半年或严重影响生活,需就医评估。尿动力学检查可明确失禁类型,物理治疗、电刺激或悬吊手术等方案需专业医师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哺乳期用药需谨慎,部分抗胆碱能药物可能影响乳汁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