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挫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义和治疗

2025.08.15 17:14

脑挫伤是指脑组织受到外力撞击后,导致的局部脑组织损伤,通常伴随有出血和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则是指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常由脑血管破裂引起,常见于动脉瘤破裂或外伤。两者均为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

脑挫伤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支持和监测病情发展。首先,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能够帮助判断脑挫伤的具体情况。对于轻度脑挫伤,通常采取观察和休息,避免剧烈活动,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若出现明显的脑水肿或颅内压增高,可能需要使用药物,如甘露醇或类固醇,来减轻水肿。对于重度脑挫伤,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如去骨瓣减压,以缓解颅内压并清除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则更为复杂,首先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出血源。若出血源为动脉瘤,通常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修复。对于非手术治疗,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控制颅内压和预防并发症,如血管痉挛和癫痫。无论是哪种情况,密切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至关重要,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状态变化,定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并发症。保持良好的营养支持和适当的休息环境,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对于脑挫伤患者,避免过度刺激和情绪波动,以减少对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则需特别关注出血后可能出现的再出血风险,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家属和护理人员应接受相关知识培训,以便更好地照顾患者,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医生。脑挫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