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鼻腔异物可造成什么

2025.06.30 16:16

鼻腔异物可造成鼻腔黏膜损伤、引发局部感染、导致呼吸困难、影响嗅觉功能、诱发鼻出血。具体分析如下:

1.鼻腔黏膜损伤:鼻腔内壁覆盖着娇嫩的黏膜组织,异物进入后可能因摩擦或压迫导致黏膜破损。尖锐物体可能划伤黏膜,引起疼痛和肿胀。长期滞留的异物会刺激黏膜增生,形成肉芽肿,进一步加重损伤。黏膜损伤后可能出现分泌物增多,甚至形成溃疡,影响鼻腔正常生理功能。

2.引发局部感染:异物携带细菌或病毒进入鼻腔后,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鼻腔环境潮湿温暖,适合微生物繁殖,导致化脓性感染。感染表现为鼻腔红肿、脓性分泌物增多,严重时扩散至鼻窦或眼眶。长期未处理的感染可能转为慢性炎症,增加治疗难度。

3.导致呼吸困难:异物占据鼻腔空间会阻碍气流通过,尤其是双侧鼻腔堵塞时更为明显。儿童因鼻腔狭小更易出现呼吸不畅,表现为张口呼吸或睡眠打鼾。较大异物可能完全阻塞鼻腔,引发窒息风险,需紧急处理。长期呼吸困难可能影响血氧浓度,导致头晕或乏力。

4.影响嗅觉功能:鼻腔上部的嗅区黏膜负责感知气味,异物压迫或炎症波及该区域会干扰嗅觉传导。患者可能出现嗅觉减退或完全丧失,影响食欲和危险气体识别能力。若异物长期存在,嗅黏膜可能发生不可逆损伤,即使取出异物也难以恢复嗅觉。

5.诱发鼻出血:异物摩擦黏膜血管或引发炎症溃烂时,易导致鼻出血。儿童因血管脆弱更常见,出血量从少量渗血到大量涌出不等。反复出血可能引发贫血,同时增加患者心理恐惧。

发现鼻腔异物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掏取造成二次伤害。保持环境清洁,减少小物件接触风险。出现鼻塞、流脓或出血等症状需警惕异物可能。婴幼儿活动时需加强看护,防止误塞物品。鼻腔手术后应遵医嘱护理,降低感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