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黄斑区病变怎么办针灸

2025.08.29 16:42

黄斑区病变可以通过针灸辅助治疗,但需结合现代医学手段综合干预。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改善眼部血液循环,调节气血运行,对早期或轻度的黄斑水肿、萎缩有一定缓解作用。临床常选取睛明、承泣、太阳等眼周穴位,配合足三里、肝俞等全身穴位,但需由专业医师操作,不可替代视网膜注射、激光等主流疗法。

针灸治疗黄斑病变的原理基于中医肝开窍于目理论,认为气血瘀滞或肝肾亏虚是病因。通过针刺促进局部微循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部分可延缓病程进展。对于湿性黄斑变性伴随出血或渗出,需优先采用抗VEGF药物控制,针灸仅作为辅助手段。疗程通常需持续3个月以上,每周2-3次,配合中药如枸杞、菊花等调理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自行针刺或使用非灭菌针具,防止感染风险;急性视网膜脱离或玻璃体积血时禁用针灸;治疗期间定期复查OCT或眼底造影,监测病变变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否则针灸效果有限。孕妇及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若出现视力骤降、视物变形加重,应立即停针并转诊眼科。针灸虽有一定调理作用,但无法逆转已形成的瘢痕或萎缩灶,需理性看待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