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冻伤一般有什么症状

2025.03.05 16:30

冻伤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极寒环境中,导致身体组织受到低温损伤的一种病症。冻伤的症状通常包括皮肤变色、麻木、疼痛、肿胀以及严重时可能出现的水疱和组织坏死。冻伤多发生在手指、脚趾、耳朵、鼻子等暴露部位,因为这些部位的血液循环较差,更容易受到低温的影响。

冻伤的初期症状表现为皮肤苍白或发红,伴有刺痛或麻木感。随着冻伤程度的加深,皮肤可能变得坚硬、发白或蜡黄,触摸时感觉冰冷且失去弹性。在更严重的情况下,冻伤部位可能出现水疱,皮肤颜色变为紫色或黑色,表明组织已经坏死。冻伤不仅影响皮肤表层,还可能深入肌肉、骨骼和神经,导致永久性损伤甚至截肢。冻伤还可能引发全身性症状,如寒战、疲劳、意识模糊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冻伤的关键在于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尤其是在风大或潮湿的条件下。外出时应穿戴保暖衣物,特别注意保护手脚、耳朵和鼻子等易受冻部位。如果发现皮肤出现冻伤迹象,应立即采取保暖措施,避免摩擦或揉搓冻伤部位,以免加重损伤。轻度冻伤可通过温水浸泡37-40℃进行复温,但切勿使用过热的水或直接加热,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对于严重冻伤,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导致感染或组织坏死。保持身体温暖、避免饮酒和吸烟也有助于预防冻伤,因为酒精和尼古丁会扩张血管,加速热量流失,增加冻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