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B超怎样看出肝硬化

2025.08.24 20:39

B超通过观察肝脏形态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内部回声增粗增强、门静脉增宽、脾脏肿大等特征判断肝硬化。具体分析如下:

1.肝脏形态不规则:肝硬化时肝脏体积可能缩小或局部增大,边缘变钝呈波浪状。B超下可见肝叶比例失调,右叶萎缩而左叶或尾状叶代偿性增大。肝包膜失去光滑线条,出现锯齿样改变,这与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结构重塑有关。

2.表面凹凸不平:正常肝脏表面光滑,肝硬化后因再生结节形成,B超显示肝包膜呈颗粒状或结节状隆起。高频探头可清晰捕捉微小凹凸,严重者结节直径超过3毫米,需结合其他特征与肝脏占位病变鉴别。

3.内部回声增粗增强:肝实质内纤维化使超声束反射增多,呈现弥漫性高回声,分布不均匀。晚期可见网格样或斑片状回声,与正常肝组织的均匀低回声形成明显对比,同时可能伴肝内血管纹理模糊。

4.门静脉增宽: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重要标志,B超测量门静脉主干直径超过13毫米即提示异常。可能伴脾静脉迂曲扩张或脐静脉重新开放,部分病例可见侧支循环形成的海绵样血管变性。

5.脾脏肿大: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脏淤血,B超显示脾脏长度超过12cm或厚度超过4cm。脾门区静脉增粗,脾实质回声均匀性增强,严重者合并脾功能亢进,需结合血常规评估临床意义。

肝硬化B超检查需空腹8小时以上,避免肠气干扰图像质量。轻度肝硬化早期征象不典型,需结合弹性成像或血液检查提高检出率。对比既往影像资料有助于动态观察病情进展,疑似病例应进一步行增强影像学检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