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怎么确诊是纵隔炎

2025.03.06 10:21

确诊纵隔炎需要通过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进行判断。纵隔炎是指纵隔内组织或器官的炎症,通常由感染、创伤或手术并发症引起。早期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

首先,临床表现是诊断纵隔炎的重要依据。患者通常会出现胸骨后剧烈疼痛,疼痛可能放射至背部或颈部,伴有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如果炎症累及邻近器官,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等症状。病史中如有近期胸部手术、食管穿孔或颈部感染等情况,需高度警惕纵隔炎的可能性。

影像学检查在确诊纵隔炎中具有关键作用。胸部X线片可显示纵隔增宽、纵隔气肿或胸腔积液等异常表现。CT扫描是更为精确的检查手段,能够清晰显示纵隔内炎症的范围、脓肿形成以及邻近组织的受累情况。增强CT还可帮助区分炎症与肿瘤等其他病变。MRI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用于评估纵隔病变,尤其是对软组织分辨率较高。

实验室检查可为诊断提供辅助信息。血常规检查通常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感染的存在。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炎症标志物也可能升高。如果怀疑感染性纵隔炎,需进行血培养或纵隔积液培养以明确病原体。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纵隔炎,如结核性或真菌性纵隔炎,还需进行相应的病原学检测。

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例如,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和食管破裂等疾病也可能表现为胸骨后疼痛,需通过详细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加以区分。对于疑似纵隔炎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多学科会诊,结合胸外科、感染科和影像科等专业意见,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确诊纵隔炎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并结合多学科意见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