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儿童睡觉时抽搐怎么治疗

2025.09.08 17:11

儿童睡觉时抽搐可采取保持环境安静舒适、调整睡姿避免压迫、适当补充钙镁元素、按摩放松肌肉、及时就医检查等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环境安静舒适:睡眠环境对儿童身体放松至关重要,避免强光、噪音等干扰因素,确保卧室温度适宜,使用柔软透气的寝具,减少外界刺激对神经系统的干扰,从而降低抽搐发生的可能性。

2.调整睡姿避免压迫:不良睡姿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或神经受压,引发肌肉抽搐,建议帮助儿童选择侧卧或仰卧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时翻身以缓解身体压力。

3.适当补充钙镁元素:钙和镁是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功能的重要矿物质,缺乏时易引发肌肉痉挛,可通过饮食增加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富含钙镁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营养剂。

4.按摩放松肌肉:轻柔按摩抽搐部位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采用顺时针方向缓慢揉捏或轻压,避免用力过猛,配合温热毛巾敷贴效果更佳。

5.及时就医检查:若抽搐频繁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意识模糊等,需尽快就医排除癫痫、脑部异常等潜在疾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脑电图、血液检查等进一步诊断。

儿童睡觉时抽搐多数为生理现象,但需密切观察发作频率和伴随表现,避免过度疲劳或情绪紧张,饮食均衡有助于预防,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