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叫胆囊炎,如何治疗

2025.03.05 16:30

胆囊炎是指胆囊发生炎症的疾病,通常由胆囊内胆汁淤积、细菌感染或胆结石引起。胆囊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胆囊炎症状较为剧烈,慢性胆囊炎则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隐痛或不适。治疗胆囊炎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手术治疗,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身体状况决定。

胆囊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严重时可能伴有黄疸。急性胆囊炎通常由胆结石阻塞胆囊管引起,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进而引发炎症和感染。慢性胆囊炎则多由长期胆结石或反复发作的急性胆囊炎导致,胆囊壁逐渐增厚,功能减退。诊断胆囊炎通常通过超声检查、血液检查和CT扫描等手段,明确病因和病情程度。治疗方面,轻度胆囊炎可通过抗生素、解痉药和止痛药缓解症状,同时需严格控制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对于反复发作或病情严重的患者,手术切除胆囊是根治性治疗方法,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手术。

在治疗胆囊炎的过程中,患者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减少油腻和辛辣食物的摄入。术后患者需遵循医生的康复指导,定期复查,确保身体恢复良好。胆囊炎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如果出现剧烈腹痛、高热或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胆囊炎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