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如何判断婴儿是否有抽动症

2025.09.11 17:28

婴儿抽动症的判断需要结合症状表现、持续时间及专业医学评估。抽动症通常表现为不自主、重复的肌肉运动或发声,如眨眼、皱眉、耸肩或发出异常声音。若此类行为频繁出现且持续超过4周,需警惕抽动症可能,但最终确诊需由儿科或神经科医生通过详细问诊、行为观察及必要检查综合判断。

婴儿抽动症的症状可能与其他发育行为问题相似,需注意区分。短暂性抽动在婴幼儿期较常见,多与情绪紧张、疲劳或兴奋有关,通常短期内自行消失。若抽动症状逐渐加重、涉及多组肌群或伴随发声,或影响日常生活,则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通过排除法,先检查是否存在癫痫、过敏或视力问题等类似表现疾病,再结合家族史、发育史等评估。部分婴儿抽动症与遗传或环境因素相关,但具体病因尚不明确,需避免自行猜测或延误诊治。

观察婴儿行为时,家长应记录症状频率、诱因及变化,避免过度关注或强行制止动作,以免加重紧张情绪。诊断前无需特殊干预,但需保证婴儿作息规律、减少过度刺激。确诊后,轻度抽动可能无需药物治疗,可通过行为引导缓解;中重度则需遵医嘱制定方案。注意避免将正常发育中的小动作误判为抽动症,如新生儿惊跳反射或探索性动作。若伴随语言迟缓、社交障碍等症状,需进一步排查是否合并其他神经发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