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儿童颅骨缺损应如何保护

2025.09.08 17:11

儿童颅骨缺损需避免头部外伤、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避免剧烈运动、保证营养均衡。具体分析如下:

1.避免头部外伤:颅骨缺损区域脑组织缺乏骨骼保护,外力冲击可能导致脑损伤。日常生活中应远离尖锐物品,睡眠时使用软枕,外出佩戴防护帽。乘坐交通工具需做好头部固定,避免急刹车造成撞击。

2.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术后或创伤部位需严格遵循无菌护理。清洗时使用生理盐水轻柔擦拭,不可用力揉搓。敷料潮湿需及时更换,避免细菌滋生引发感染。愈合期禁止游泳或长时间浸泡伤口,淋浴后立即擦干。

3.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通过断层扫描或磁共振动态观察缺损范围及脑组织状态。初期每3个月检查一次,稳定后调整为半年。若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复查,排除脑脊液循环异常或颅内压变化。

4.避免剧烈运动:跑跳、球类等高速移动活动可能增加颅脑震荡风险。建议选择散步、绘画等静态活动,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强度平衡训练。学校体育课需提前告知教师调整项目。

5.保证营养均衡:钙质与蛋白质摄入促进骨骼修复,每日应摄入乳制品、鱼类及深绿色蔬菜。维生素D有助于钙吸收,适当晒太阳补充。避免高糖饮食影响伤口愈合,控制碳酸饮料摄入量。

颅骨缺损恢复期间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变化,如嗜睡或烦躁应及时就医。环境温度过高可能引发脑组织水肿,夏季需保持通风凉爽。用药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康复训练需由专业医师评估后逐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