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护理脑外伤后遗症要注意什么

2025.08.11 14:18

护理脑外伤后遗症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加强营养支持、关注心理状态及情绪疏导。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脑外伤后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心率异常或体温升高等情况,需定期测量并记录。若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加剧、呕吐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异常可能提示脑疝风险。

2.保持呼吸道通畅:脑损伤可能导致吞咽困难或咳嗽反射减弱,需抬高床头30度以避免误吸。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使用吸痰设备。缺氧会加重脑损伤,确保血氧饱和度维持在正常范围。

3.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易引发压疮,需每2小时更换体位并使用减压垫。肢体活动障碍者需被动按摩关节,促进血液循环。穿戴弹力袜或使用气压治疗仪可降低血栓风险,尤其注意下肢肿胀或疼痛表现。

4.加强营养支持:脑外伤后代谢率增高,需提供高蛋白、高热量且易消化的食物。吞咽困难者可选择鼻饲或胃造瘘,确保每日摄入足够水分及电解质。维生素B族和锌有助于神经修复,需在膳食中补充。

5.关注心理状态及情绪疏导:脑损伤后可能出现焦虑、抑郁或情绪失控,需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家属应耐心沟通,避免刺激。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干预,音乐疗法或放松训练可缓解紧张情绪。

康复过程中需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护理方案,避免过度疲劳或剧烈活动。定期复查影像学及神经功能评估,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家属需学习基本护理技能,确保居家护理的连续性。环境布置应减少噪音和强光,避免诱发癫痫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