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夜里起夜尿总是感觉尿不完是怎么回事

2024.12.19 08:44

夜里起夜尿总是感觉尿不完可能是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统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糖尿病、心理因素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逐渐增大,会压迫尿道,导致尿道变窄、弯曲。使得排尿阻力增加,膀胱内的尿液不能完全排空,从而产生尿不尽的感觉。患者往往还伴有尿频、尿急、尿线变细等症状。对于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应避免饮酒及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久坐时间,定期复查。如果症状严重,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等,以松弛尿道平滑肌,改善排尿症状,部分患者可能还需要手术治疗。

2.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袭时会引发感染。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和尿道黏膜,使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状态,敏感性增高。膀胱的感觉神经不断受到刺激,即使膀胱内没有太多尿液,也会产生尿意,并且在排尿时总感觉尿不完。患者通常还会有尿痛、尿液浑浊等表现。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多喝水,勤排尿,以冲洗尿道中的细菌。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可使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喹诺酮类抗生素等。

3.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膀胱逼尿肌不稳定、膀胱感觉过敏等有关。膀胱逼尿肌不自主收缩,会使膀胱内压力升高,产生强烈的尿意。但实际上膀胱内的尿液量可能并不多,在排尿时也会有尿不尽的感觉。患者常伴有尿频、尿急,甚至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患者可通过膀胱训练,如延迟排尿、定时排尿等方法来改善症状。也可使用药物治疗,如M受体阻滞剂,以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高血糖状态会损害神经和血管。当影响到支配膀胱的神经时,会导致膀胱的神经功能紊乱,膀胱收缩功能减弱,尿液不能完全排出。同时,高血糖也容易滋生细菌,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进一步加重尿不尽的症状。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如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等方法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5.心理因素:当人处于紧张、焦虑、压力大等不良心理状态时,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膀胱的控制。大脑会过度关注膀胱的感觉,即使膀胱内尿液量正常,也可能产生尿意,并且在排尿时感觉尿不完。这种情况在一些情绪容易波动的人群中较为常见。患者需要调整心态,可通过运动、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如果夜里起夜尿总是感觉尿不完,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