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新生儿小肠坏死怎么治疗

2025.09.08 17:11

新生儿小肠坏死的治疗包括及时手术切除坏死肠段、术后全肠外营养支持、严格预防和控制感染、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并发症、根据恢复情况逐步过渡到肠内喂养。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手术切除坏死肠段:手术是治疗新生儿小肠坏死的核心措施,需在确诊后尽快进行。通过切除坏死肠段并吻合健康肠管,避免毒素吸收和病情恶化。术中需评估剩余肠管长度,确保术后消化吸收功能可代偿。术后需留置引流管观察吻合口情况。

2.术后全肠外营养支持:术后肠道功能未恢复前需依赖全肠外营养。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维持营养需求,同时补充电解质和维生素。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血糖及电解质平衡,避免长期使用导致的胆汁淤积等并发症。

3.严格预防和控制感染: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术后易发生感染。需使用广谱抗生素覆盖常见病原菌,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加强伤口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感染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吻合口瘘或败血症。

4.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并发症:术后需持续监测心率、血压、血氧等指标,观察腹胀、呕吐、引流液性状等。警惕肠梗阻、吻合口瘘、腹膜炎等并发症,及时处理。必要时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肠道通畅性。

5.根据恢复情况逐步过渡到肠内喂养:待肠蠕动恢复后,先尝试少量糖水或稀释奶,逐渐增加喂养量和浓度。耐受良好后可转为母乳或配方奶。喂养过程中需观察有无呕吐、腹胀或血便,调整喂养方案。

治疗过程中需保持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观察喂养反应,记录出入量。定期随访评估生长发育情况,必要时进行营养干预。术后远期需关注短肠综合征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