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垂体产生的激素有哪些

2025.09.11 19:34

垂体产生的激素包括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催乳素、促性腺激素。具体分析如下:

1.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由垂体前叶分泌,主要作用是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同时调节代谢过程。在儿童期,生长激素不足可能导致身材矮小,过量则可能引发巨人症。成年后生长激素过多可能导致肢端肥大症。该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和生长抑素的调控,夜间睡眠时分泌较为旺盛。

2.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神经系统发育和体温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控,同时也受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该激素水平异常可能反映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糖皮质激素参与应激反应、免疫调节和代谢平衡。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调控,并受皮质醇的负反馈抑制。该激素异常可能导致库欣综合征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4.催乳素:催乳素主要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在妊娠和哺乳期发挥重要作用。催乳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多巴胺的抑制,高水平的催乳素可能导致闭经或性功能障碍。该激素在非哺乳期过高可能与垂体瘤有关,需进一步检查。

5.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包括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调节性腺功能。促卵泡激素促进卵泡发育或精子生成,黄体生成素促进排卵或睾酮分泌。这两种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控,并受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该激素异常可能影响生育能力或性腺功能。

垂体激素的平衡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激素水平异常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或忽视症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治疗需根据具体原因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