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为什么儿童也会得类风湿

2024.11.25 13:06

儿童得类风湿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紊乱、感染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遗传因素:类风湿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类风湿患者,儿童患类风湿的风险会相对增加。基因在类风湿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某些特定的基因变异可能使儿童的免疫系统更容易出现异常,从而引发类风湿。这些基因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识别能力,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进而攻击关节等组织,引发炎症和类风湿症状。

2.免疫紊乱: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容易出现免疫紊乱。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关节组织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时,就会启动免疫攻击。免疫细胞会释放各种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这些因子会引起关节滑膜的炎症反应,导致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类风湿症状。而且儿童的免疫调节机制相对较弱,难以有效抑制这种异常的免疫反应,使得类风湿病情可能持续发展。

3.感染因素:感染是儿童类风湿发病的一个重要诱因。例如,某些病毒、细菌或支原体感染后,可能改变儿童身体内的免疫环境。感染源可能携带与人体自身组织相似的抗原成分,免疫系统在对抗感染的过程中,可能会错误地对自身组织发起攻击。比如,EB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引发机体的免疫交叉反应,使免疫系统攻击关节滑膜等组织,从而增加类风湿发病的可能性。而且感染还可能激活体内原本处于休眠状态的免疫细胞,使其过度活跃,进一步扰乱免疫系统的平衡,导致类风湿的发生。

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儿童类风湿的发病也有影响。寒冷、潮湿的环境可能是诱发因素之一。儿童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中,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关节组织的代谢减缓,局部抵抗力下降。同时,寒冷和潮湿可能刺激关节周围的神经末梢,使关节滑膜等组织对免疫攻击更为敏感。环境中的污染物、化学物质等也可能影响儿童的免疫系统,干扰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增加类风湿发病的风险。

5.内分泌因素:儿童的内分泌系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内分泌失调可能与类风湿的发病有关。例如,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些激素的分泌异常可能导致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分布发生改变。甲状腺激素异常可能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调节,使得儿童的免疫系统更容易出现紊乱,从而增加类风湿发病的几率。而且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内分泌失调可能打破这种平衡,引发类风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儿童类风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潮湿环境;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均衡的饮食,以增强身体抵抗力;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防止关节损伤加重病情。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