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支原体肺炎是什么疾病

2024.11.12 10:43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进入呼吸道后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这种疾病起病相对缓慢,发病初期可能仅有乏力、咽痛、头痛、咳嗽、发热等症状,发热可持续2-3周,体温在38℃左右,可伴有肌肉酸痛。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夜间咳嗽较为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咳嗽可能会有少量黏痰,偶尔痰中带血。在肺部体征方面,与肺部病变程度常不相称,可无明显体征,或仅有呼吸音减低,少数患者可闻及干、湿啰音。

支原体肺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常见。在儿童患者中,病情可能相对较重,容易引起肺外并发症,如皮肤黏膜损害皮疹等、心血管系统损害心肌炎、心包炎等、血液系统损害溶血性贫血等、神经系统损害脑膜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在诊断方面,除了依据临床症状外,还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清学检查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冷凝集试验等,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可发现肺部的炎症改变,多表现为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为多见。治疗上主要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对于病情较重或难治性病例,可能还需要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