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气血不足应该如何调理

2025.09.15 22:26

气血不足可通过饮食调养、适度运动、规律作息、穴位按摩、中药调理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调养:气血不足需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补血益气的食物,如红枣、枸杞、黑芝麻、动物肝脏等。这些食物富含铁元素及多种维生素,有助于促进造血功能。同时避免生冷寒凉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影响气血生成。适当搭配山药、莲子等健脾食材,可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使气血生化有源。

2.适度运动:选择柔和舒缓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或散步,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脏腑功能。过度剧烈运动可能耗气伤血,需根据自身状况调整强度。长期坚持适度运动能改善气血运行,缓解乏力、头晕等症状。

3.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是调养气血的基础。夜间11点前入睡有利于肝胆经运行,促进血液净化与再生。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以免耗伤气血。午间适当休息可补充精力,维持气血平衡。

4.穴位按摩:常按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等穴位可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行。每日轻柔按压或艾灸这些穴位,能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成。按摩时力度适中,以局部酸胀为度,长期坚持效果更佳。

5.中药调理:在专业指导下服用四物汤、八珍汤等补益类方剂,可针对性改善气血不足。不同体质需辨证用药,如气虚明显者加黄芪,血虚者重用当归。避免自行滥用补药,以免造成阴阳失衡。

调理过程中需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保持心态平和。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防止外邪侵袭。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