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体位引流适用于哪些病人

2025.08.22 07:23

体位引流适用于支气管扩张伴大量痰液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液滞留者、肺脓肿脓液积聚者、肺部手术后分泌物潴留者、长期卧床导致分泌物沉积者。具体分析如下:

1.支气管扩张伴大量痰液者:支气管扩张患者因气道结构异常,黏液清除能力下降,痰液易在扩张的支气管内积聚。体位引流利用重力作用,使痰液从远端支气管向主支气管移动,便于咳出。根据病变部位选择不同体位,如病变在上叶采用半卧位,下叶病变采取头低脚高位。操作时需配合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每日2至4次,每次15至20分钟。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液滞留者:此类患者气道黏液分泌增多且纤毛功能受损,痰液难以排出。体位引流可减轻气道阻塞,改善通气功能。常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辅以背部叩击促进痰液松动。需注意避免餐后立即操作,防止胃内容物反流。

3.肺脓肿脓液积聚者:肺脓肿患者脓腔内的脓液需通过引流排出,以促进愈合。体位引流时脓腔处于高位,借助重力使脓液流向主支气管。操作前需明确脓肿位置,如右肺上叶脓肿取左侧卧位。引流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咯血或窒息征象。

4.肺部手术后分泌物潴留者:术后因疼痛抑制咳嗽反射,分泌物易滞留于气道。体位引流可减少肺不张风险,促进肺复张。根据手术部位调整体位,如肺叶切除后取健侧卧位。需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牵拉伤口。

5.长期卧床导致分泌物沉积者:卧床患者呼吸肌力减弱,痰液易沉积于肺底部。体位引流结合翻身拍背,可预防坠积性肺炎。每日多次变换体位,重点引流下肺叶。操作时注意监测血氧饱和度,防止低氧血症。

进行体位引流前需评估生命体征,确认无禁忌证如颅内压增高、严重高血压等。操作过程中观察面色、呼吸及痰液性状,出现发绀或呼吸困难立即停止。引流后协助清洁口腔,记录痰量及性质。避免在饱食或极度疲劳时操作,防止误吸或虚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