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泌尿道感染如何鉴别

2025.09.01 08:56

小儿泌尿道感染的鉴别可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和细菌、尿液培养明确致病菌、影像学检查排除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观察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结合血常规评估感染程度。具体分析如下:

1.尿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和细菌:尿常规是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感染时尿液中白细胞计数通常升高,可能伴随细菌尿。部分情况下可见红细胞或蛋白尿,但特异性较低。需注意留取清洁中段尿,避免污染影响结果。

2.尿液培养明确致病菌:尿液培养是确诊的金标准,可鉴定具体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性。采集尿液需严格无菌操作,培养阳性且菌落数达标方可诊断。婴幼儿留尿困难时可采用导尿或耻骨上膀胱穿刺。

3.影像学检查排除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超声可观察肾脏、输尿管和膀胱的形态,排查先天畸形或梗阻。反复感染者需进一步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明确是否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异常。

4.观察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年长儿可主诉排尿不适,婴幼儿则表现为哭闹、拒食或排尿时烦躁。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尿液浑浊或血尿,但症状缺乏特异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5.结合血常规评估感染程度:血常规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细菌感染,严重者C反应蛋白或降钙素原可能增高。但血象变化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需与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配合分析。

泌尿道感染需及时干预,避免延误导致肾瘢痕形成或肾功能损害。治疗期间需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促进细菌排出。规范用药并完成疗程,防止复发或耐药性产生。随访复查尿液培养确认疗效,必要时进一步评估泌尿系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