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带状疱疹是怎么引起

2025.03.18 09:24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次激活引起的疾病。初次感染VZV时,通常表现为水痘,痊愈后病毒并未完全消失,而是潜伏在神经节中。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重新激活,沿神经纤维扩散至皮肤,引发带状疱疹。这种疾病以疼痛性皮疹为特征,通常呈带状分布,常见于躯干、面部或四肢。

带状疱疹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年龄是重要风险因素,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显著增加,这与免疫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有关。压力、疲劳、慢性疾病、免疫抑制治疗或HIV感染等导致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也可能诱发带状疱疹。病毒重新激活后,沿感觉神经传播至皮肤,引起局部炎症和神经损伤,导致剧烈疼痛和皮疹。皮疹通常表现为红斑、水疱,随后结痂愈合,但部分患者可能遗留长期神经痛,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预防和治疗带状疱疹需注意多方面。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尤其推荐50岁以上人群接种。对于已发病者,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并降低并发症风险。疼痛管理也至关重要,可使用镇痛药、抗抑郁药或抗癫痫药缓解神经痛。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发病风险。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