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上吐下泻是什么情况

2024.12.22 16:52

上吐下泻可能是食物中毒、急性肠胃炎、胃肠型感冒、着凉、过敏等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了被细菌、毒素、有毒物质污染的食物。这些有害物质进入胃肠道后,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的强烈反应,导致呕吐和腹泻。例如食用了变质的海鲜、未煮熟的肉类等。细菌或毒素会干扰胃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快,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从而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

2.急性肠胃炎:急性肠胃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病毒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细菌如大肠杆菌等。感染后,胃肠黏膜会发生炎症反应,黏膜充血、水肿,影响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胃部受到刺激会引起呕吐反射,肠道功能紊乱则导致腹泻,常伴有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

3.胃肠型感冒:胃肠型感冒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疾病。病毒感染除了影响呼吸道外,还会累及胃肠道。一方面,病毒刺激胃肠道神经,导致胃肠蠕动异常;另一方面,身体的免疫系统在对抗病毒时会释放一些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

4.着凉:腹部着凉后,胃肠道的血液循环会受到影响。寒冷刺激会使胃肠道平滑肌收缩痉挛,导致胃肠蠕动加快或紊乱。这种情况下,胃内的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容易引起呕吐,肠道内的内容物也会快速通过肠道排出体外,造成腹泻。同时,着凉还可能降低身体的抵抗力,使胃肠道更容易受到细菌或病毒的侵袭。

5.过敏:当食用了过敏的食物或者接触了过敏物质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将其视为外来的有害物质并启动免疫反应。在胃肠道方面,过敏反应会导致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肠道平滑肌收缩,从而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同时,可能还伴有皮肤瘙痒、皮疹等其他过敏表现。

如果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发热、脓血便、严重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