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神疲口燥中医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神疲口燥在中医理论中是指精神疲倦与口干舌燥并见的症状,多与气阴两虚或津液耗伤相关。这类表现常因脏腑功能失调、外感病邪或生活习惯不良导致体内阴阳失衡,反映机体能量不足与津液输布障碍的病理状态。

从中医角度分析,神疲多因气虚或阳气不振,导致心神失养;口燥则与津液不足或热邪伤阴有关。常见于长期劳累、思虑过度或久病体虚者,也可能因燥邪外袭、饮食辛辣或熬夜耗伤阴液引发。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影响水液代谢,如肺失宣降则津不上承,脾胃虚弱则运化无力,肾阴亏虚则虚火灼津,最终表现为神疲与口燥并存。部分患者还可能伴随头晕、心悸、舌红少苔等体征,需结合整体辨证判断病因。

针对此类症状,需避免自行滥用滋阴或补气药物。长期口燥者应排查是否存在消渴病如糖尿病或其他器质性疾病。日常需调节作息,减少熬夜,饮食宜清淡温润,适当食用百合、麦冬、山药等养阴生津之品。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由专业中医师通过脉象、舌诊等综合辨证,明确证型后对症调理,避免误治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