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病都需要做哪些检查

2025.02.03 10:48

胃病检查主要包括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钡餐检查、胃部超声检查、血液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病最直接、最准确的方法。可以清晰地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内部情况,如黏膜是否有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在检查过程中,若发现可疑病变,还能直接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病变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同时,胃镜下也可进行一些治疗操作,像息肉切除等。

2.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许多胃病密切相关,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尿素呼气试验,这种方法无痛、无创,患者比较容易接受。还有胃镜下取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病理检查来确定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通过检测幽门螺杆菌,有助于明确胃病的病因,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3.钡餐检查:钡餐检查是让患者口服硫酸钡造影剂后,通过X线透视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轮廓、黏膜皱襞等情况。可以发现一些较大的病变,如溃疡、肿瘤等引起的充盈缺损或龛影。对于不能耐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钡餐检查是一种可选择的替代方法。不过,钡餐检查对于一些微小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不如胃镜检查。

4.胃部超声检查:胃部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探头对胃部进行检查。可以观察胃壁的厚度、层次结构等情况,对胃部的占位性病变,如肿瘤等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还可以了解胃的蠕动功能,判断是否存在胃潴留等情况。但是,胃部超声检查容易受到胃内气体的干扰,对于一些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有限。

5.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对于胃病的诊断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例如,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的水平,可以反映胃黏膜的功能状态,其比值的变化对萎缩性胃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提示意义。另外,检测血中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等,虽然不能单独用于诊断胃癌,但如果这些指标异常升高,可能提示存在胃部肿瘤的风险,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

在进行胃病检查前,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做好准备工作。如胃镜检查前需禁食禁水一定时间,幽门螺杆菌检测前需停用抗生素和铋剂一段时间等。不同的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症状、病史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