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黄汗怎么引起的

2025.08.28 15:54

黄汗主要由体内湿热郁蒸或气血不足引起,表现为汗液发黄,常伴随其他身体不适。湿热内蕴或脾虚气弱导致汗液颜色异常,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病因。

湿热型黄汗多因饮食不节、长期嗜食辛辣油腻,或外感湿邪,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蕴结于体内。湿热熏蒸肌肤,汗液排出时携带黄色素,形成黄汗。此类情况常伴有口苦、尿黄、舌苔黄腻等症状。气血不足型黄汗则多见于体质虚弱者,因气虚不能固摄津液,血虚导致营卫失调,汗液代谢异常而发黄,可能伴随乏力、面色苍白等表现。某些药物或代谢性疾病也可能影响汗液颜色,需进一步检查确认。

出现黄汗时,需观察伴随症状,区分湿热或气血不足类型。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运动促进代谢。湿热者可选用清热利湿的食疗方,如薏米、赤小豆煮粥;气血虚弱者需调补脾胃,可食用山药、红枣等。若黄汗持续或伴随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排除肝胆疾病或内分泌异常等潜在问题。避免自行滥用药物,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