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抽动障碍如何治疗

2025.09.23 10:48

抽动障碍的治疗需要综合药物、心理干预和行为疗法等多种手段,具体方案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个体情况制定。早期干预和长期管理对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

药物治疗是抽动障碍的主要手段之一,常用药物包括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如氟哌啶醇、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可乐定等,可减轻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对于伴随注意力缺陷或多动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联合使用中枢兴奋剂或非兴奋剂类药物。心理行为疗法如习惯逆转训练HRT和暴露与反应预防ERP能帮助患者识别抽动前兆并学会替代行为,减轻症状频率。认知行为疗法CBT可缓解因抽动引发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家庭支持和学校环境调整也至关重要,教育家长和教师减少对患者的批评,提供包容性环境。

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如嗜睡、体重增加或锥体外系反应,需定期随访调整剂量。行为疗法需由专业心理师指导,避免自行训练加重症状。部分患者抽动症状可能随年龄增长缓解,但不可因此延误干预。若抽动严重影响社交或学习,需及时就医评估。避免过度关注症状或施加压力,可能加剧抽动表现。饮食和睡眠规律对症状管理有辅助作用,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