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走路脚趾疼做什么检查

2025.07.23 08:37

走路脚趾疼需进行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关节液分析、足底压力测试。具体分析如下:

1.影像学检查:通过X光、超声或核磁共振观察骨骼结构及软组织状态,判断是否存在骨折、骨刺、关节炎或肌腱损伤。X光可显示骨质变化,超声适合检查肌腱和滑囊,核磁共振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能发现早期病变。

2.血液检查:检测尿酸、C反应蛋白等指标,排除痛风或感染性疾病。尿酸升高可能提示痛风,C反应蛋白异常可能与炎症或感染相关,需结合症状进一步判断。

3.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神经传导功能,确认是否因神经压迫或损伤导致疼痛。通过电极刺激神经,记录信号传导速度,帮助诊断周围神经病变或卡压综合征。

4.关节液分析:穿刺抽取关节液检查颜色、黏度及成分,鉴别感染性关节炎或结晶性关节炎。浑浊液体可能提示感染,尿酸钠结晶则与痛风相关。

5.足底压力测试:分析行走时足部受力分布,判断是否因受力不均引发疼痛。通过传感器记录压力数据,发现异常步态或局部过度负荷问题。

出现脚趾疼痛时,避免长时间行走或穿不合脚的鞋子,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根据检查结果选择针对性治疗,早期干预可减少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