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怀孕期间高血压怎么办

2025.03.24 17:51

怀孕期间高血压需及时就医监测血压、调整饮食减少盐分摄入、保持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定期产检评估母婴健康状况。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监测血压:怀孕期间高血压可能引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时危及母婴安全。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专业监测。医生会根据血压变化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必要时安排住院观察,确保母婴健康。

2.调整饮食减少盐分摄入:高盐饮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孕妇应严格控制每日盐分摄入量,建议不超过5克。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增加钾、钙等矿物质摄入,有助于调节血压。同时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保持均衡营养。

3.保持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孕妇可选择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运动时注意控制强度,避免剧烈活动,如有不适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

4.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对于血压持续升高的孕妇,医生可能会开具降压药物。孕妇应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同时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5.定期产检评估母婴健康状况:高血压孕妇需要增加产检频率,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及胎儿发育情况。通过定期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子痫前期、胎盘早剥等,确保母婴安全。

怀孕期间高血压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医疗监测等。孕妇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家属应给予充分的支持和照顾,共同维护母婴健康。通过科学管理和及时干预,大多数高血压孕妇都能顺利度过孕期,确保母婴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