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反复尿血有哪些原因

2025.06.06 19:49

反复尿血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肿瘤、肾脏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是反复尿血的常见原因之一,病原体侵入尿道、膀胱或肾脏后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出血。感染可能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热或腰痛。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类型。及时抗感染治疗可缓解症状,但反复发作需排查是否存在其他诱因。

2.泌尿系统结石: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可能划伤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并引发出血。结石阻塞尿路时还可能引发肾绞痛,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可明确结石位置及大小。根据结石成分及大小选择药物排石或手术治疗,同时需调整饮食预防复发。

3.泌尿系统肿瘤:膀胱、肾脏或输尿管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侵犯血管,导致无痛性血尿。肿瘤早期症状隐匿,晚期可能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表现。膀胱镜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病理活检可明确性质。治疗方案取决于肿瘤分期,包括手术、放疗或药物干预。

4.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可能导致滤过膜损伤,红细胞漏出形成血尿。患者可能伴随水肿、高血压或蛋白尿。尿液检查可见变形红细胞,肾功能评估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免疫抑制或降压治疗,长期随访监测肾功能变化。

5.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可能导致全身性出血倾向,包括泌尿系统出血。患者可能伴随皮肤瘀斑、鼻衄等其他部位出血表现。血液学检查可明确凝血功能异常类型。治疗需补充缺乏的凝血成分或药物纠正凝血机制,同时需排查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

出现反复尿血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检查前需保持正常饮食和饮水,避免剧烈运动干扰结果。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观察症状变化及治疗效果。日常注意记录排尿情况,如有发热、腰痛等伴随症状需主动告知医生。长期血尿患者需关注贫血风险,必要时补充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