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结核病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2025.08.27 08:31

结核病的检查方法包括痰涂片镜检、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影像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γ-干扰素释放试验。具体分析如下:

1.痰涂片镜检:通过显微镜观察痰液中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操作简便且成本低,但灵敏度有限,需多次采样提高检出率。抗酸染色法是常用技术,阳性结果可初步诊断,但无法区分活菌与死菌,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将结核菌素注射至前臂皮内,48至72小时后观察硬结反应。硬结直径≥5毫米提示可能感染,但无法区分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感染,接种卡介苗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导致假阳性。

3.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可显示肺部病变特征,如空洞、纤维化或钙化灶。影像学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早期病变可能不典型,儿童或免疫低下者表现差异较大,需动态随访观察。

4.分子生物学检测:通过扩增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核酸片段快速诊断,灵敏度高且可检测耐药基因突变。常见技术包括荧光定量扩增技术,适用于痰液、组织等样本,但设备要求较高且成本较昂贵。

5.γ-干扰素释放试验:采集血液检测免疫细胞释放的γ-干扰素水平,判断是否接触过结核分枝杆菌。结果不受卡介苗接种影响,但无法区分活动性感染与既往感染,需结合其他指标评估病情。

检查前需空腹或停止特定药物,避免影响结果准确性。儿童、孕妇及免疫缺陷者需选择适宜方法,部分检查存在创伤性需评估风险。样本采集需规范操作,防止污染或假阴性。结果解读应结合病史与体征,必要时重复检测或联合多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