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得了鼻炎需要做什么检查

2025.06.30 16:16

鼻炎患者通常需要进行鼻内窥镜检查、鼻窦CT扫描、过敏原检测、鼻分泌物涂片检查、血常规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鼻内窥镜检查:通过纤细的软管探头观察鼻腔内部结构,可直观发现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或息肉等病变。检查前需清理鼻腔分泌物,过程中可能引起轻微不适,但能准确判断黏膜充血水肿程度及病变范围,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检查无辐射风险,适合反复操作以评估疗效。

2.鼻窦CT扫描:采用断层成像技术显示鼻窦解剖细节,能清晰呈现筛窦、额窦等深部结构的炎症范围与骨质改变。对疑似鼻窦炎或占位性病变具有确诊价值,可鉴别黏膜增厚与脓性分泌物积聚。检查时需保持静止姿势,孕妇应避免此项检查。三维重建有助于手术规划。

3.过敏原检测: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明确引发过敏性鼻炎的致敏物质。常见检测项目包括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需在症状发作期进行。检测前应停用抗组胺药物,阳性反应表现为局部红斑或风团,结果可指导环境干预及脱敏治疗。

4.鼻分泌物涂片检查:采集鼻腔分泌物进行细胞学分析,通过显微镜观察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变化。嗜酸细胞增高提示过敏性鼻炎,中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感染性炎症。该检查操作简便,能快速鉴别炎症类型,但需在专业实验室完成染色判读。

5.血常规检查:通过静脉采血分析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或全身性过敏反应。细菌感染常伴中性粒细胞升高,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过敏性疾病。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对指导抗生素使用有参考价值。

检查前应告知医生用药史及过敏史,避免在急性感染期进行部分项目。不同检查需配合特定准备要求,如空腹或停药。影像学检查后需留观片刻,过敏原检测后需监测迟发反应。检查报告应由专科医生解读,避免自行判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