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导致胃炎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024.12.03 11:33

胃炎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药物刺激、胆汁反流、自身免疫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引发炎症反应。幽门螺杆菌能够凭借其螺旋形结构容易钻透胃黏膜,损伤胃和小肠的保护性内膜。而且还会产生一些毒素,进一步损害胃黏膜细胞,导致胃炎的发生。

2.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者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对胃黏膜有直接的损害作用。辛辣食物中的辣椒素等成分会刺激胃黏膜,使胃黏膜充血、水肿。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会增加胃的负担。过度饮酒时,酒精会直接损伤胃黏膜细胞,使胃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从而容易引发胃炎。

3.药物刺激: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可能会刺激胃黏膜。非甾体抗炎药会抑制胃黏膜内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其合成减少会使胃黏膜失去保护,容易受到胃酸等物质的侵蚀,进而引发胃炎。抗生素可能会破坏胃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影响胃黏膜的正常功能,导致炎症产生。

4.胆汁反流:当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时,胆汁会反流进入胃内。胆汁中的胆盐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酸直接接触胃黏膜,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和损伤,引起胃黏膜的炎症反应。这种反流可能是由于胃部手术、胆囊疾病等因素导致幽门括约肌松弛或者压力改变而发生的。

5.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胃黏膜细胞。自身免疫反应会破坏胃黏膜中的壁细胞,导致胃酸分泌减少,同时还会影响内因子的分泌,内因子缺乏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这种类型的胃炎与患者自身的免疫状态异常有关,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尽量避免长期大量服用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积极治疗可能导致胆汁反流的疾病等,有助于预防胃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