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肾损伤会引起尿蛋白增高吗

2025.07.21 14:48

肾脏损伤确实会导致尿蛋白增高。肾脏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过滤血液,保留有益物质同时排出废物。当肾小球或肾小管受损时,蛋白质可能漏入尿液,导致尿蛋白水平异常升高。这种情况常见于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疾病,也可能由药物毒性、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发。

尿蛋白增高的机制与肾脏滤过屏障破坏密切相关。健康状态下,肾小球滤过膜仅允许小分子蛋白质通过,大部分蛋白质会被肾小管重吸收。若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缺血或结构异常受损,大分子蛋白质如白蛋白会漏出,形成蛋白尿。肾小管功能异常时,重吸收能力下降,也会导致尿中低分子量蛋白质增加。临床通过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尿蛋白肌酐比检测蛋白尿程度,辅助判断肾脏损伤类型及严重程度。

发现尿蛋白增高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避免自行使用可能加重肾脏负担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或肾毒性抗生素。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至关重要,需严格监测血糖、血压及肾功能指标。饮食上限制高盐、高蛋白摄入,减轻肾脏负荷。定期复查尿蛋白和肾功能,早期干预可延缓疾病进展。若伴随水肿、乏力等症状,提示病情可能加重,需立即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