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耳朵眼疼应该怎么处理

2025.06.30 16:17

耳朵眼疼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避免自行掏挖耳道、保持耳部干燥清洁、减少噪音刺激、避免用力擤鼻涕或打喷嚏。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排查病因:耳朵眼疼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或鼓膜损伤等引起,需专业医生通过耳镜等检查明确诊断。部分情况可能伴随听力下降或流脓,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医生会根据病因开具抗生素滴耳液、口服药物或进行局部处理,不可自行用药以免掩盖症状。

2.避免自行掏挖耳道:用棉签或尖锐物品清理耳朵可能划伤外耳道皮肤或损伤鼓膜,加重疼痛甚至引发感染。耳垢通常可自行排出,若堵塞严重需由医生使用专业工具清理。频繁掏耳会破坏耳道天然保护屏障,增加细菌感染风险。

3.保持耳部干燥清洁:洗澡或游泳时避免污水进入耳道,可用防水耳塞防护。进水后及时用干净棉球吸干外耳道,不要用力甩头。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诱发外耳道炎。若已出现红肿疼痛,可遵医嘱使用消炎药水,同时保持患处通风干燥。

4.减少噪音刺激:长时间暴露于嘈杂环境可能导致听觉疲劳或内耳损伤,加重耳部不适。建议远离高分贝场所,必要时佩戴防护耳罩。突发性耳痛伴随耳鸣需警惕噪声性耳聋,应立即休息并就医。

5.避免用力擤鼻涕或打喷嚏:鼻腔压力骤增可能通过咽鼓管影响中耳,导致鼓膜受压或炎症扩散。擤鼻涕时应单侧交替轻压,打喷嚏时微微张口以缓冲压力。感冒或鼻炎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分泌物逆行感染中耳。

出现耳朵眼疼期间应暂停佩戴耳机,避免压迫或摩擦患处。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天或伴随发热、眩晕等症状,必须尽快就医,不可依赖偏方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