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鼻腔里有血痂怎么办

2025.06.30 16:17

鼻腔内有血痂时,可用生理盐水湿润后轻柔清理、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局部涂抹凡士林保护黏膜、出血较多时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生理盐水湿润后轻柔清理:鼻腔血痂较硬时,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棉签或纱布,轻轻敷在血痂表面,待软化后缓慢擦拭。生理盐水能清洁创面且不刺激黏膜,避免强行剥离导致二次出血。操作时动作需轻缓,每日1-2次,直至血痂自然脱落。

2.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外力摩擦易损伤鼻腔毛细血管,加重结痂或引发新出血。需减少擤鼻频率,必要时单侧交替轻擤。改掉抠鼻习惯,尤其指甲尖锐易划伤黏膜。若鼻腔瘙痒,可用温水蒸汽熏蒸缓解。

3.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干燥环境加速黏膜水分蒸发,增加结痂风险。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在50%-60%,或放置水盆增加蒸发量。冬季暖气房内可定时开窗通风,避免空气过于浑浊。

4.局部涂抹凡士林保护黏膜:血痂脱落后,用干净棉签蘸取少量凡士林薄涂于鼻腔前部,形成保护膜减少摩擦。每日1-2次,连续3天,促进黏膜修复。避免过量堵塞鼻腔影响呼吸。

5.出血较多时及时就医:若血痂反复形成伴大量出血,或伴随头晕、面色苍白,可能涉及深层血管损伤或凝血异常。需由专业医师检查,必要时行电凝止血或填塞处理,并排查全身性疾病。

鼻腔护理期间忌食辛辣燥热食物,以免加重黏膜充血。观察出血频率和量,记录症状变化供医师参考。避免自行使用含收缩血管成分的喷剂,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药物性鼻炎。